申时中,于氏和哥哥林东就回来了,林东这两天累坏了,一回到家就躺在炕上睡着了。
于氏拿出了稻种,用大秤称了一下,念叨着也不知道够不够。
林立想起了前世的水田基本都是先浸种,再育苗后插秧的,便问她:“为什么不这么做呢?”
于氏说道:“大家都是这样种田的。”
“那昨天我就看到有人想到用木板耙田,耙得好平整的,和娘说娘不也说好吗?以前就没有人这么做过。”
于氏不说话了。
“娘,我们试试呗。你看,种菜时,出苗都可以移栽,小树也可以移栽,那稻苗也可以啊。”
于氏有点心动:“照你这么一说应该也可以。”
“就是可以的,要不然这样,我们用两亩田试一下,剩下三亩田撒播。”林立退而求其次。
于氏想了想同意了。
正好后面园子还有一半空地,林立就建议在后园育苗。
其实在水田里平出一块地育苗最好,但是林立担心被别人说闲话,没主意的于氏又该动摇了。
本来后|园就已经翻好整平了,林立又和于氏把土细细地耙了一遍。
于氏称出两亩地的稻种,林立问道:“娘,稻种晒过了吗?”
“娘前两天晒过了。”于氏回答。
林立放心了,然后把稻种放入大木盆,倒入从河里打回的晒过的水,没过稻种,一会水面上就浮起了一些秕谷,用笊篱捞出,再清水浸泡三个时辰。
紧接着林立让于氏用稻草编个和麻袋大小的草帘子,于氏也不问就开始编了,没一会儿就编好了。
吃过晚饭后,林立和林东回到南屋,林东拿出纸和毛笔,在小桌上认真写字。林立探头看他写的字怎么样,却发现他在记录林立和于氏做稻种浸种生芽的过程。
“哥,你记它做什么?”林问道。
林东停下笔,抬起头看看林立:“万一浸种生芽效果好,来年种田好用。记下来省得到时候忘记了。”
“对,哥,你记下来,以后再有想到的地方再补充。哥,那你干脆把稻苗生长情况全做个记录吧。”
林东点点头,低下头认真写着。
三个时辰到了,于氏问林立:“把麻袋铺在地上成吗?”
林立揪了半天头发,好像不行,放哪里合适呢?
“娘,干脆放在炕上吧。”
于氏找出一块油布来,林立很惊讶:“娘,还有油布呢?”
娘边往炕上铺油布边嗔怪他:“有油纸当然有油布了。”
好——吧,是自己没有想到。
于氏铺完油布,把麻袋铺上去,林立一看,麻袋是干的。
“娘,这麻袋要浸湿才行呢。”
于氏又把麻袋浸湿,然后捞出种子铺在上面,再盖上湿麻袋,遮上草垫子。
林东一边看着林立和于氏忙碌,一边用笔记着。
林立看着他,想起了一句话——认真学习的人最可爱。
第二天一早,正和林东跑步的林立又想起一件事,赶紧跑回家,把稻种翻了一遍。
“娘啊,这屋炕要少烧点火,温乎乎的就行了。”
“好啦,我知道了。”
林立和林东来到山顶踢腿,看到歪脖子松树,他又想到了腐植土,急忙拉着林东下山了。
“娘,松树下的腐殖土都是松针腐烂而成的,肥力肯定大,咱们去弄一些回来育苗。”
“那咱们现在就去。”于氏一听立刻饭也不做了,扔给燕子,带着林立和林东去松树长得好的林子里扒土去。
娘三忙活了一上午,不但苗床上铺上了腐植土,而且种菜的地方也都给撒上了。这时候,林立才发现辣椒出苗了。
他也顾不上累了,硬是拖着林东去打水浇辣椒。
中午燕子做饭时掏出草木灰,林立看到了连忙把草木灰要过来拌到了育苗土中。
一切准备就绪,就等稻种发芽了。
到了晚上,林立掀开麻袋观察,有的稻种已经露出了白尖。
林立又给麻袋上淋上水,林东问:“小弟,你这是为什么呀?”
“哥,种子要发芽就需要喝水,但不能太多,多了就像人一样呛到了。”
林东赶紧掏出小本本记下来。
稻种终于都发芽了,娘三个小心地把稻种撒到苗床上,力求均匀不稠密,然后盖上薄薄的一层土。
林立和林东忙了起来,每天晚上酉时左右给苗床盖上草帘子,第二天巳时左右打开。还要适时撒水,撒水很痛苦,没有喷壶,两个人把水含在嘴里,一下下地喷。
后来,于氏想了个办法,把油纸用锥子扎上眼,铺在小篮子里,往小篮子里倒水,勉强好了点。
林立忍不住去找齐天。
齐天他们正在田里撒种。看到哥俩来了,大声问道:“有什么事儿呀?”
“大叔,想让你给做一个喷壶。”
“啥玩意?”
“就是这样的东西。”
林立拿出画的图给他看。
“哦,头上就像莲蓬一样对吧?”齐天看了半天问道。
“对对对。”林立一叠声地回答。
“好说,一会儿的功夫,晚上回家给你做。”
“大叔,你啥时去县城,我要去送香皂。”
齐天立刻说:“明天大叔给你跑一趟,回来再撒种。撒完种再给你家平田。”
林立看到他家的田果然非常平整,只是看他撒的种子,欲言又止。
齐天看出来林立的表情,大手一
该站采集不完全,请到原文地址:(https://www.nalosh.cc/read/163556/187084/)阅读,如您已在笔趣小说网(https://www.nalosh.cc),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,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