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欣见张弛坚持己见,只得叹了口气:“那咱们就先试试吧,另外道具怎么解决?”
这个小品里的道具,主要是两辆自行车,还有警服以及摄像头的图片。
“道具容易。”
张弛条理分明地说道:“发套和警服直接去道具室借就行了,至于两辆自行车,好的有现成的,坏的我前两天已经在学校论坛上发过帖子了,有个同学刚好自行车车轮撞歪了,愿意将车借给我们。”
胡欣看着张弛将这些处理得跳了分明,微微有些出神。
张弛今天给她的感觉,似乎有点不一样了,但到底哪里不一样,她也说不上来。
胡欣没有在这方面深究,见张弛说完,点了点头道:“那好,那现在就开始排练吧。”
几人立刻对着台词,开始排练了起来。
张弛已经将剧本记得滚瓜烂熟,自然用不上剧本,他迅速调整好状态,直接开始了无实物表演。
只见他托着一辆不存在的自行车,一瘸一拐地哼哼着,走到了排练室的中央,然后将自行车打好,开始了出场介绍。
“哎呀……哎呀……哎呀……你说我这个人哪……”
张弛这一出场,就展示了极为鲜明的表演和台词,看得边上的几人,包括胡欣,眼珠子就要瞪出来了。
“这……这台词,这演技,比那些成名的腕都不差了吧!”
几人瞠目结舌地感叹。
张弛的几个动作,几句台词,乃至于脸上的表情,都拿捏得都非常到位,让人一看就忍不住喝彩。
他原本平庸的长相,在这表演的衬托下,一下子就给凸显出来了,成了整个排练室里“最靓的仔”。
这其中的技巧,这其中的功夫,即便是拿到剧场里,当台柱子卖票都够了。
这种情况着实出乎他们的意料,要知道,演技这东西不可一蹴而就,是需要时间磨练的。
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,这绝不是虚言。
没有长年累月的磨练,是绝对达不到这种程度的。
即便他们上的是神州最好的表演专业,在学校里也训练了几年,可说起演技,距离张弛这种程度还差得远。
尤其是这种现场表演,非常吃功夫,无论是语气还是动作,拿捏得火候都要掌握好。
稍微差一点,就会造成相反的效果,而这,正式考验一个演员演技的地方。
要是让他们上,最多也就只能对着剧本,规规矩矩地把戏演下来,保证中途不出差错就不错了。
至于达到张弛这种程度,让人一眼就记住,那是想都不要想。
看到张弛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,他们心中顿时有些疑惑。
张弛这小子,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厉害了?
无论是刘大炮他们三个,还是旁边胡欣,跟张弛的关系都十分密切,对他的情况也比较了解。
在此之前,张弛在学习上虽也努力,但在班上成绩平平,表演水平也是一般,从没见他展示过什么特殊的天赋。
没想到今天,张弛竟给了他们这么大一个惊喜。
不,应该说惊骇更合适,张弛的表演,着实惊骇到他们了。
胡欣没有被心中的惊骇影响,看到张弛的表演即将告一段落,该自己出场了,连忙佝偻着身子,急匆匆地上了舞台。
“呃……啊……啊……哎……哎呦。”
胡欣走到张弛的身后,一阵哼哼之后,直接倒在了地上,没有半分犹豫。
虽然是拿着剧本,台词还没熟,但也演得有模有样,像个上了年纪的大妈。
刘大炮三人在旁边看得纷纷点头。
这水准,这拿捏,怪不得会被资深经纪人看上,虽然比张弛差了不少,但在班上,也是拔尖的存在了。
看着台上的两人,三人也被激发出了好胜心,大家都是同班同学,谁也不愿在演技上被压一头。
很快,三人也都相继参与了进去,不拘戏份多少,每一个人都极为认真,不愿落于人后。
二十多分钟过去,小品完整地排练了一遍。
“大家的表现都不错。”张弛拍了拍手,吸引大家的注意,“只是还不熟练,时间拖长了,用了二十多分钟,这个小品要控制在十五分钟以内,否则就会让人感觉拖沓。”
“没问题。”大家的兴致都很高,“拖沓应该是台词不熟导致的,给大家点时间,等大家台词背熟了,相信就不会拖沓了。”
“好,那就开始背台词吧。”张弛点了点头,“刚刚大家已经排练过一遍,对自己的角色都有了一定的了解,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熟练了。”
这个小品除了张弛,台词最多的就属胡欣,其次是朱满,只要他们两搞定了,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。
这里面朱满的台词还要好些。
毕竟朱满演的警察一直到收尾才出现,量上比张弛和胡欣少了很多,记住不算太难。
重点还是胡欣。
胡欣出场时间长,角色性格分明,是一个性格狡黠的大妈,台词自然少不了。
不过张弛对胡欣却很放心。
胡欣脑子灵活,记忆力很强,只要给她点时间,相信很快就能把台词背下来。
“张弛,这剧本这的是你自己写的,这也太逗了,你是做了换脑手术了吗,怎么一下子变得这么厉害了?”
刘大炮一边小品演下来,对小品有了新的认识,他瞪着眼睛看着张弛,有些难以相信这是张弛的作品。
“是呀,以这剧本的水准,即便是拿到大型晚会表演也够了,你这是要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吗?”
朱满和刘大炮有一样得感觉,听到刘大炮发问,立刻出声附和,同时也不忘调侃一下张弛。
他们一遍小品演下来,对张弛有一种刮目相看的感觉。
张弛在方才的排练中,无论是表演还是台词,亦或是笑点节奏,都令他们望尘莫及。
这一点胡欣得的感受最深。
这些人当中,就属她对张弛了解最多,但此时此刻,张弛令他的心底,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陌生感。
“他这些天到底经历了什么,怎么变化这么大?”
胡欣与张弛虽是男女朋友关系,但因为工作的关原因,这学期开学以来,见面次数极少,所以,她对张弛的近况并不是太了解。
只从别人口中知道,张弛面试屡屡碰壁,到现在还没找到工作。
只是没想到,此时再见到张弛,张弛竟然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。
这令她不禁有些怀疑,怀疑张弛这小半年来的经历。
“行了,还是赶紧背台词吧,时间比较紧,只有两天排练时间,要抓紧。”
对几人的想法,张弛或多或少都有些感觉,但这种事却不好对他们解释,只得通过转移大法,将话题岔了开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