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爷爷回去了,林立在庄园李管事的陪同下,来到山下看着开荒的人们,指导他们在哪里开地。
安排完之后,林立又叫了两个人来到山上,让他们把刺嫩芽周围的荒草和藤条都清理干净。
两个农人奇怪地问林立:“小哥,你留着这鸟不落有什么用吗?”
“鸟不落?”林立还不知道这辽东楤木还有这样的名字。
“是啊,它浑身都是刺,连鸟都不敢落在上面。”
“也对,这······这鸟不落上长出的嫩芽是非常好吃的,用它炒鸡蛋最好吃了。”
“小哥这话说得,什么用鸡蛋炒都好吃。”一个年轻的汉子说道。
“刺嫩芽单吃也好吃啊,把它摘下来用开水焯一下,蘸酱吃就可以,有一股特别的清香味。”
“是吗?我们还真不知道。这附近山上的鸟不落多着呢,等回去我们也采点回家尝尝。”
林立灵机一动,对他们说道:“如果你们采的多的话,可以带来卖给我,我给你们五文钱一斤。”
“小哥说的是真的?”两人眼睛一亮,五文钱一斤,可以买两个鸡蛋了。
“千真万确。有多少我都要。”
“那好,等中午回家,我们让家里人去采,给小哥送来。”
“没问题,到时候我和庄子上的李管事说一下,让他在门口等着。”林立欢快地说道。
太好了,多收一些刺嫩芽,焯完水之后,用盐腌上,留着冬天吃。
对了,记得前世曾经有同学,在冬天送过自己鲜嫩的刺嫩芽,说是他们当地有养殖基地,专门在冬天大棚里养一些反季节的山野菜,收益非常可观。
自己也可以在这里试一试的,还可以栽一些荠荠菜呀,婆婆丁呀,留着冬天时候吃。
唉,真不想去国子监读什么书,有这么多的事情要做的,真是耽误事。
林立仰头看天,有什么办法可以两不耽误呢?
两个农人很快就把这一片清理干净了,林立又请他们俩帮自己把楤木上的嫩芽采了下来,专门采还没有放开芽的,外皮包着暗紫色的皮,等到爪子放开就会变绿了,嫩的也可以吃。
采刺嫩芽真得把手带上手套,还要多戴几层,否则一不小心就会扎到手。
这不,林立叫他们把衣服缠在手上,他们大咧咧地说没事,小心点就行。结果小心又小心地,还是扎了手。
也怪不得当地人叫它鸟不落。
想要吃到美味也是很不容易的。
今天中午可以吃到刺嫩芽了,昨天晚上采的刺嫩芽都没舍得吃,让张爷爷带回家里了,大姐是最爱吃刺嫩芽炒鸡蛋的。
想着,想着,林立就迫不及待地了。
磕磕绊绊地走回去,林立想:要致富先修路,这句话果然没错。
正好小黄村有石灰,可以修个混凝土路。
李县令有钱,大手笔的修了青石板路,咱可没必要那么浪费。
等把地开出来种完了,就先修路。
趁着春天雨水不多,赶紧把路修出来,否则到了雨季,就进不来了。
每天要操心这么多事,真的会长不高的!
林立低头看看自己的小身板,怎么就没见长呢?
每天吃的那么多,又天天锻炼身体,也该长个了。
是哪里出了问题?
难道是因为穿越的原因?
不会吧?
林立拿着刺嫩芽来到别墅的厨房,厨娘一脸懵的看着林立:“小少爷,您拿这狗不碰芽子来厨房干什么?这个杆子烧火很好用,特别爱着,就是刺太多,容易扎手,可这芽子也不行啊。”
林立······
厨娘以为他拿刺嫩芽是为了烧火?
还有这刺嫩芽怎么就成了狗不碰了?
狗都知道这个玩意碰不得,自己却采了回来,厨娘是不是以为自己比狗还那啥?
林立也懒得解释了,只让厨娘烧了一锅水,他把刺嫩芽的根部包裹的皮剥去,用清水洗了一下。
水开了,林立把刺嫩芽放进去,翻了一下,刺嫩芽一入水就由暗红变得翠绿了。
翻了两下,林立就用笊篱捞了出来,放进凉水中,刺嫩芽很嫩,不用焯得太久。
在凉水中泡了一会,林立又用凉水冲洗几遍,据说新鲜的刺嫩芽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,在食用之前,最好用沸水烫一下刺嫩芽,然后用清水浸泡1到2个小时,以防止在烹饪过后,食用过多亚硝酸盐的时出现发苦,发涩的中毒现象。
不过林立以前吃的时候,也没有感觉到刺嫩芽发苦的时候,应该是吃的少吧?
现在着急要吃,也就不管那个了,把它攥出来一些,放进木盆里用一点盐腌制一会。
拿来一个鸡蛋,打入碗中搅拌均匀,加入面粉,找了半天也没有花椒粉,只好放点
该站采集不完全,请到原文地址:(https://www.nalosh.cc/read/163556/187218/)阅读,如您已在笔趣小说网(https://www.nalosh.cc),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,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