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来林立打算在莲花山玩几天,去芦苇荡多捡一些野鸭蛋,回家腌咸鸭蛋吃,这下子可没有心情再玩了。
一大早就叫起来张爷爷,和他说了上善道长的预测,张爷爷也凝重起来,不顾道长的挽留,急匆匆的向家里赶去。
路上林立和张爷爷说了自己的打算。
昨晚,林立想了很久,虽然家里的房子地基很高,可是毕竟离水太近,未雨绸缪,最好是在小南山上建个房子,再在山上挖个地窖,用来储存粮食和酿好的高粱酒。
听了林立的想法,张爷爷想了一会儿说:“你这主意不错,盖房子的位置,回家后上山上先看看再说。”
他们没有在县城停留,直接回到了家。
林立顾不上于氏的询问,推出林东应付,和张爷爷爬上小南山。
张爷爷转了一圈,拍板决定建个木头房子,既不用兴师动众又不用打地基。
去年建房时,爹爹林家盛砍了许多木材,还剩下一些堆在山脚下,正好可以用上。
林立家开始忙碌起来。张爷爷带着石头和王五忙着建木屋,林立带着如意去县城购物,先买了一车油布,也不知道能用多少,反正多多益善。
灾年最重要的是储存粮食。
县城最大的粮食铺子就是刘记。如意赶着车来到刘记,林立想想自家人口一年的口粮,怎么也得三千斤左右,也就是三十石米,哎呀,换算起来真麻烦。
刘地主不在,小伙计也认识林立,笑着打招呼:“小哥是来看榜的?”
林立这才想起,今天是第三天放榜日,示意跟进来的如意去看榜。然后对小伙计说:“哥哥,我是来买粮食的,要三十石大米,二十石面粉。”
“啊---要这么多,小哥,现在天热买这么多大米会生虫子的,还是买稻子吧,现吃现磨,面粉也是,不如买一些麦子了。”
是啊。入伏了,粮食会生虫子,忘记这茬了。
林立挠挠头,对小伙计说:“谢谢你的提醒,那就照你说的来吧。”
“小哥,买稻子的话就要多买点,一石稻子出 六斗米。”
林立换算一下,也就是说一斤稻子出六两米。也就是说要买五千斤稻子。
“行,你就照着三十石米,二十石面粉来吧。”
小伙计应着去了,林立在粮铺转悠,看看还应该买点啥。
如意跑了进来,激动地喊:“小宝,你考了第一名。”
林立一愣,考了第一名?
“如意,是我还是我哥考了第一名?”
“是林立,你,小宝。”
哎呀,考了个第一名。
前世上学时,每年期末考试的千年老二,终于在古代改写了。
兴奋之余,林立问如意:“第二是谁?”
“不认识。林东第三。”
林东真是不错啊,居然考了第三,那可是真实水平的,不像自己是含有水分的。
林立喜滋滋的又跑去县衙看了一遍榜单,才和如意赶回家去报喜。
木头房子没几天就做好了框架。张爷爷他们就开始在里面挖起地窖来,张爷爷听取了林立的建议,做的是如现代一样的地下室,既可储存粮食,又可以住人。这个工程就慢了许多,要在地下夯实四根承重柱子,和在地面建房子没什么区别,甚至更复杂。
也幸好张爷爷先建了木屋,村里人只当张爷爷在山上建个木屋,城里人附庸风雅,却不知道看着不起眼的木屋,内里大有乾坤。
林立也没闲着,他想到了前世曾经看过的报道,水灾之后必有瘟疫。那么生石灰要多备一些,草药也要提前预备起来,否则到时候药铺里的药卖空,有钱都没地方买去。即使到时候没有
该站采集不完全,请到原文地址:(https://www.nalosh.cc/read/163556/187141/)阅读,如您已在笔趣小说网(https://www.nalosh.cc),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,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