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氏让如意去仓房端来包好的冻饺子,她生火烧水。
王五和石头去安抚造反的家禽牲口们。
大姐燕子领着王蔷找出白纸糊窗户,不停地骂着:“这该死的大公鸡,好好的窗户纸,让它叨成这样,真想杀了它。”
林立跑到厨房对于氏说:“干脆把大公鸡杀了。”
于氏一边煮着饺子,一边说:“那可不行,只有一只公鸡,还要留着打鸣呢。”
气愤的林立端着一盆洗过手的水,一股脑泼在了正在吃食的大公鸡身上,大公鸡惊叫着扑打翅膀。
林立吓得落荒而逃,连掉落的木盆也不顾捡。
吃完了饺子,已经是申时中了。
小孩子们又吵着要听西游记,被张爷爷制止了,并规定以后晚上吃过饭后再讲。
也就是说,今天晚上还得讲呗。
小孩子们也听话,都散开各忙各的去了。
林东已经到书房去做记录去了,林立也来到书房,拿起炭笔耐心地用繁体字写童话故事。旁边林立时不时地问林立一下他忘记的情节,林立发现林东同平平一样,有着超强的记忆力,几乎也是过目不忘。
这让林立很受打击。
他常常想,如果自己没有前世的记忆,会不会是这几个孩子当中最笨的?
大姐燕子刚开始学字,不知道如何。但是看她学什么像什么,甚至做得更好,如果是上学堂的话,相信也绝对不会差的。
前途一片渺茫,同志仍需努力啊。
林立感觉有点渴,去厨房找水喝,发现于氏和如意还在忙活。
林立凑到于氏身边:“娘,刚吃完饭没多一会儿,你们在忙啥呀?”
如意笑着说:“你娘说,今天是你的生日,以往的时候,只给你煮碗面,连个鸡蛋都吃不上,现在条件好了,多给你做点好吃的。”
于氏笑着说:“早上就准备出来了,结果娘光顾着听你讲孙猴子了,中午没吃上,晚上娘给你补上。”
“哎呀,娘,不用这么麻烦,我又不是小孩子。”
“呵呵,今天才六岁,你就成大人了?”
糟糕,又忘记了,自己还是个刚刚六岁的小豆丁了。
“六岁不小了,刘晏七岁都做官了。”
“刘晏是谁?”于氏疑惑地问。
林立一拍脑袋,又忘了,这里的启蒙书只有千字文,没有三字经。刘晏是唐朝人,因其幼年成名而编入三字经,这个大齐国也不知道夹在哪朝之间,刘晏出没出现也不知道。
越描越黑,走为上策。
林立也不回答,抬腿跑了。
于氏也不纠结,继续和如意忙活着丰盛的晚餐。
间隔不过两个时辰,又来了一顿晚宴。
娘做了最拿手的扒肘子,肘骨已经剔去,娘用麻绳把猪肘子五花大绑酱制而成,又上蒸屉蒸制,上桌前用原汤勾兑汤汁浇上,肘子色泽油亮,肥而不腻,咬口肉皮,浓烂醇香。
还有卤猪蹄,炝拌猪耳朵,肉皮冻,四喜丸子,外加一条红烧大鲤鱼,这条大鲤鱼足有七八斤重。
林立吃惊地问:“哪里来的这么大鲤鱼?”
于氏笑着说:“刚刚你张爷爷去镇上,碰到有人卖刚打上来的鱼,张爷爷买了两条最大的鲤鱼。”
“爷爷,今天不是不宜出远门吗?”
“去镇上又不远。”
挺有道理的,那么去小南河也可以喽。
小南河里也有鱼呀。
林立和石头咬耳朵:“石头叔,你冬天凿过冰打鱼吗?”
“没有,冬天河都冻结实了,哪里来的鱼。”
林立想起来了,凿冰打鱼是达斡尔族人在北方生活,捉摸出来的捕鱼方式,貌似他们民族专爱在冬季捕鱼。
夏天时,林立让娘编的渔亮子,后来也不知道被谁拿走了。娘只得又编了一个,村子里捞鱼的人并不多,他们不爱吃鱼,嫌弃鱼腥味儿太重。
林立他们家以前做的鱼也是腥气重,自从林立穿来之后,用了酒及姜等调料后,鱼腥气就没有了。
林立是在海滨城市长大的,所以尤其爱吃鱼,即使有腥味儿,他也照吃不误。
“石头叔,如果
该站采集不完全,请到原文地址:(https://www.nalosh.cc/read/163556/187123/)阅读,如您已在笔趣小说网(https://www.nalosh.cc),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,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