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立坐在牛车上,问林家盛:“爹,张爷爷家就他们两人吗?”
“嗯,张师傅只有一个女儿,生秀秀时难产去了。”
“那秀秀爹呢?”
“爹就是和秀秀爹一起去羯国贩马,秀秀爹被羯人杀了。”
“啊——。”
“爹逃了出来,所以才从军的。”爹爹声音中带着激愤。
原来是这样,林家盛是想报仇。
“羯国太可恶了。”林立也愤愤然,“那爹你们把他们打回去了?”
“暂时是退了,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来犯。”林家盛一脸忧愁。
林立也很忧心,他可不希望有什么战争。
“秀秀真可怜。”好半天,林立叹气道。
“张师傅年龄大了,身体也不好,所以我和张师傅商量,请他到咱家来住,我走了也放心。”
“张爷爷到咱家,他家怎么办?”
“我建议张师傅租出去,他这样也找不到活计,又带着小女娃,坐吃山空,咱家现在不差这两人。何况你张爷爷以前也是走镖的,拳脚功夫很好,虽然腿有伤,但请他回家指点你们是绰绰有余,又能帮着看家护院,两相得宜。”
“那是挺好的,要不我认秀秀干妹子吧,这样就有理由让他们来住了。”
“呵呵,小子,好办法,让你娘出面认个干亲,这下张师傅就不会有顾虑了。”林家盛扬起眉头,哈哈笑了起来。
“爹,你进山采过人参吗?”过了一会儿,林立又问林家盛。
“采过,不过年头都不多,十几二十年的。”
“那看来咱这山上还是有人参的,可我怎么就没碰到过呢?”
“呵呵,人参可是有灵性的,不大好碰到的。你知道咱村为什么叫小黄村吗?”
“爹,为什么?”林立好奇了。
“这是一个传说,”林家盛开始兴致勃勃地讲了起来。
“很久以前,这里并没有村落,有一天,不知从哪儿来了几个采参人,他们发现了一株颇有年份的人参,挖出来时,发现已有了人形,好似一个白胖的娃娃。正当采参人要把它从土里抱上来时,人参娃娃却跑了,他们就追呀追呀,追了几个山头,追到这片山坳,人参娃娃一头钻进土里就不见了。”
林家盛拿起水囊喝了口水,又接着讲下去:“那几个采参人就在山坳里搭了棚子,日夜不停地挖,把山坳都翻了一遍,也没有挖到人参娃娃。采参人中有一个领头的,他在人参娃娃钻进土里的地方,挖出了一块狗头金,几个人分了这块狗头金就走了。后来,有进山的人,发现这里新翻的地挺肥的,就在这里住下开始种地。也有人说,那个领头人不死心,去而复返,在这里安了家,给这里取名小黄村。”
“爹,这个传说是真的吗?”林立眼放亮光地问道。
“爹也不知道,爹小时候听到这个传说,就跑到山里找人参娃娃,然后就挖到了一株十年头的人参。”
“真的啊,爹,那时你几岁?”
“那时爹也就七八岁,回来被你奶奶揍了一顿。”
林立忍不住哈哈笑,林家盛也笑了。
“爹,人参卖了多少钱?”
“没卖,你奶没舍得卖。”林家声说道,“也多亏了没卖那株人参,你奶生你四叔时才保住了命。”
“爹,那你看到过金子吗?”
“我是没有看到过。”
“那村里人呢,谁都没有见到过吗?”
“不知道,即使有见到过的,谁也不会说的。”
林立心想,凡走过必留下痕迹。
传说,即是传下来的说法,是有一些真实性存在的,也许小黄村真的有金矿,只是没有被发现。
有金矿的地方有什么特征呢?
好好回忆一下《山海经》是怎么写的了?
“其上无草木,其下多水”是记载哪一座山了?
附近的山草木茂盛,不可能有,还能在哪里呢,难道是在水下吗?
林立这一路都在胡思乱想着。
爷俩在未时初回到小黄村,此时正是农闲,今天阳光又好,大槐树下坐满了人。
村里人看到林家盛赶着牛车过来,后面还栓着牛和小毛驴,老远就招呼上了:“这是去县城买大牲口去了?”
有那性子急的年轻人,已经跑过来围着看了起来。
“看,这头黄牛可真不错。”
“够精神的,毛可真亮。”
“看样子三四岁,骨架子挺大。”
“小毛驴的耳朵真大。”
小毛驴仰起脖子“嗯——啊——嗯——啊——”地叫了起来,把围观的人吓了一跳,“哄”地笑了起来。
林家盛不停地和人打着招呼,回答村人提出的问题,一路蜗牛般地走到了大伯林家富家,没想到大伯娘蔡氏坐在大门口的石台上,看到林家盛赶车过来,老远就站起来蹒跚着向敞开的大门內躲去。
林立很惊诧,没想到那么强势泼辣的蔡氏,真得这么怕林家盛。
林立想起搬家那天,蔡氏正跳脚骂得欢,自己狠瞪一眼,她立刻就像正打鸣的小公鸡被掐了脖子一样,落荒而逃。
蔡氏是在自己的脸上看到林家盛的影子了吧?林立这才恍然。
林家盛跳下牛车,拉着牛停下,
该站采集不完全,请到原文地址:(https://www.nalosh.cc/read/163556/187092/)阅读,如您已在笔趣小说网(https://www.nalosh.cc),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,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