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婶子让齐天大叔赶车去买几只小鸡,林立也让她帮忙选五只。
分家时,大伯娘蔡氏一只鸡都不给。
大婶子蹲在装鸡的大笸箩边挑鸡,锁子跟上去看小鸡,林立坐在牛车上,他可不喜欢尖嘴动物,小时侯被大公鸡叨过。
林立看到卖小鸡的一旁有个卖兔子的老头,兔子旁边有一个土篮子,篮子里装了一只小白狗。
他眼睛一亮,自家住在山脚下,木栅栏很矮,一点都不安全。养只狗蛮好的,而且这还是只小白狗,多可爱啊。
林立跳下车,走过去蹲下身子摸了一下小狗,问卖兔子的老头:“爷爷,您这小狗是要卖吗?”
“小小子喜欢送给你。”老头回答。
还有这好事?林立疑惑地抬头看着他。
老头说道:“今年也不知道咋回事,大狗就生了一只白狗,都说白狗不吉利,人家让我扔山里,我不忍心,扔山里不得喂狼了。就拿来集市上,谁喜欢送给谁,这也是一条命不是。”
林立想起古人都迷信,认为家里养白狗不吉利。
他可不在乎这个,前世在京都,小京叭是非常受欢迎的。
林立刚要抱小狗,老头说道“小小子,这个土篮子也送给你装小狗吧。”
“谢谢爷爷。”林立高兴地道了谢,拎着篮子上了牛车。
大婶子挑完小鸡,看到林立和锁子在逗小白狗,皱眉道:“怎么整了个小白狗?”
齐天大叔接话:“卖兔子的老爷子给的。你可别迷信,县城有钱太太都养小白狗的。”
“真的呀,可是养狗多费粮食。”大婶子说。
“也是。要不二小子——”齐天看着林立。
林立赶紧说道:“:大叔,婶儿,我家在南山住我挺害怕的,养只狗看家。”
他们两个便不吱声了。
等大婶子买完东西,林立又让齐天大叔带他去了书铺。
答应给林东买书,可买什么书呢?林立就在书铺里慢慢地看着,家里只有一本千字文,考秀才应该用四书五经吧?
他看到书架下面有几本书,都落了一层灰,看来很久没有卖出去了,便蹲下翻了起来。《汜胜之书》,记得有介绍过这是一本农书来着,好像是最早的农书,林立把它挑了出来。
接着向下翻,一本《大齐志》,听林东说现在是大齐国,一个林立没有听说的国家。是时间出现了拐点,形成了一个平行世界,还是建国时间太短,历史上竟然没有记载?战国七雄时倒是有个齐国,但看人们现在的衣食住行,应该不是那时候了。
也不管是什么朝代了,今天来县城看到了很是繁华,人们悠闲自得,那就说明国家很安宁,应该没有什么内乱外敌的,这就ok了。
林立翻开《大齐志》,果然是一本介绍大齐各地风土人情的书,这可要买下来了解一下这个国家有多大。
“老板,这两本书咋卖?”
老板看了看书,又看了看林立问道:“你真的要买这两本书?”
“是啊,不买我拿来干什么?”林立很奇怪,这个老板干嘛要这样问。
“这两本书从开店时就进了,一直没人买,小哥买就给二百文一本吧。”老板回道。
嘶,旧书还这么贵?
那——林立指着柜台上的四书问道“这些怎么卖?”
“一本二两银,四本八两银。”老板回答。
怪不得古代读书人少,书竟然这么贵。看来那两本旧书还是便宜了。
算了,先买一本《论语》给林东看吧。
林立买书花了二两四百文,又和老板磨了半天,给了一根最次的毛笔。
七两银,在怀里只热乎了一会,就花剩不到二两了。
自家缺的东西太多了。
林立唉声叹气的出了书铺子,齐天笑着和大婶子说:“你看这孩子,跟个大人似的,以往咋没看出来呢?”
“以往,老三在家,那时二小子淘的恨不得上房揭瓦,那时才几岁?三岁。现在老三不在了,你看他家孩子,不都当大人用呢。”
“哎,也不知老三还能不能回来?”
“谁知道呢?唉。”
林立问齐天:“大叔,我爹去哪贩马去了?”
“你爹呀,据说是什么羯国,说那里牛羊非常便宜,马养得好,买回来能挣好大一笔。”
“离咱这里远吗?”
“挺远的,据说要走大半年。”
“叔,你知道羯国在什么方位吗?”
“好像在咱们大齐的西北。”
“咱现在是在齐国的哪里?”
“叔也没有出过远门,只知道是辽阳郡下,应该是北边。”
辽阳郡?那就是东北了,或者河北?
“再往前都是齐国呗?”
林立往东北方向指。
“说是有个朝鲜国。”
看来现在住的地方离东北不远,到底是哪里呢?
“再没有别国了吗?比如鲜卑,蒙古之类的。”
“没听说过。”
林立在回家的路上,一直在和齐天天马行空地闲聊,大婶子和锁子都睡着了,小白狗被锁子抱着也舒服地睡着。
林立才知道,齐天就在县上的木匠铺里做木工,现在农忙回
该站采集不完全,请到原文地址:(https://www.nalosh.cc/read/163556/187082/)阅读,如您已在笔趣小说网(https://www.nalosh.cc),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,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