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img:pic/community/202110/1317/1634117962733-Yq6ZZ95A6z_640-868.jpeg]
如今男子识字的十难有一,何况是女子。
吴志端能够在年幼就参加童子试,家里肯定是请过先生教导过的。
只有先生才会教导这么高深的学问,只有读书人才会思考这种看起来没用的问题。
凡夫俗子每天想着的不过是一日三餐,吃饱穿暖,媳妇孩子,就已经疲于奔命了。
桑祈据说是在边关长大的,就不知道边关有没有远见卓识的先生了。
君意听见这个问题,特意看了一眼晏云之跟桑太傅的神色。
晏云之明显有些愤愤不平,桑太傅则是神情正常。
君意基本上能够明白晏云之的不平。
无他,吴志端比起桑祈来,实在更像一个大家闺秀。
桑祈这些日子以来上蹿下跳的事,京城里谁人不知。
比起活泼乱跳的桑祈来说,吴志端一举一动都温婉大方,极其符合时下人对于女子的主流审美。
就连君意都觉得,吴志端比桑祈看着顺眼多了,桑祈那一头黄色的刘海,实在是让人十分看不上。
来面圣竟然是这么仪容不整的模样,是不是看不起皇帝?
胆子很大啊。
陆九渊这一次让吴志端先作答。
吴志端落落大方,显然对于这个科举制艺时常可能考到的考题早有准备,“先生有问,学生勉力为之。
“夫礼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,民之行也。”
“司马公有云,何谓礼?纪纲是也。”
“学生认为,礼者,在于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,在于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,唯一 仁 字也。”
吴志端这个作答掷地有声,满座皆有些思量。
君意则是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朱熹先生。
天下间读书人无不尊崇孔子,仰慕朱熹,可吴志端显然更加做了功课。
朱熹为白鹿洞书院写的学规,就引用了孔子的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”
而君意曾经跟朱熹真切地辩过一场,她个人认为,朱熹最推崇孔子思想的一点,便是这个仁字。
吴志端的作答,跟君意的观点不谋而合,又言之有物。
在朝堂上作答,你总不能长篇大论说上一篇文章的。
吴志端既表明了自己博闻强识,又简明扼要地表述了自己的观点,实在是进退有度。
而吴志端作答过了,便轮到了桑祈。
[img:pic/community/202011/0404/1604433681547-29l34UH0q6_1000-360.jpeg]
打卡楼
求花花
所有人时代不同,全部都是傻作者让他们穿越过来的
所有历史人物的思想看法皆是傻作者自己的观点
别问,问就是疏影黄昏牛逼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