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40章 聊女校(1 / 1)

一个护卫把小偷送去官府了,杨广一低头,发现地上有一个荷包,他直接捡了起来。 他看了一下荷包,上面还绣着花,看着挺漂亮的。 就在这时,一个声音怯怯地说:“陛下,能把它还给我吗?” 杨广一转头,发现这人他居然认识。 这居然是长孙无垢,正俏生生的站在那里。 杨广笑道:“这是你的?” 长孙无垢点点头,然后脸上一红。 “这真是巧了,咱们这是第几次见面了?” “第二次!” 上次见面时,杨广也是在外面闲逛,没想到这么巧,这次又遇上了。 杨广往旁边看了看,没有看到长孙无忌。 长孙无垢十分的聪明,马上说:“我哥在工作,没有陪我。” “那是谁陪着你出来的?大姑娘家家的,一个人出来可不安全。” “我族叔的女儿陪着我一起出来的。” “你族叔?可是长孙顺德?” “正是,顺德叔出外任了,就把女儿放在我家了。” 杨广知道这事,长孙顺德是下面的人推荐的,让他去当牂柯郡太守,杨广也是点头同意了的。 杨广看了一下长孙无垢身边的小姑娘,看着才十一二岁,他还以为是她的侍女呢,没想到是族妹。 杨广把荷包还给了长孙无垢,然后问道:“你们这是去哪里?” 长孙无垢还没说话,她旁边的小姑娘就说:“去安宁桥,那里好热闹啊,有好多卖艺的。” 杨广笑道:“正好我们也要去那边,不如一起啊。” 长孙无垢脸上一红,轻轻的点了点头。 一群人往前走着,因为前面有侍卫开路,所以杨广和长孙无垢并没有被挤到。 他们一边走一边聊着,没一会,杨广也就知道长孙无垢的族妹的名字了。 她叫宁儿,今年十一岁。 杨广笑问道:“你有没有读书啊?” “读过几年,不过后来我娘不让读了,说是女子无才便是德。” 杨广看向长孙无垢问道:“你觉得呢?” 长孙无垢愣了一下,然后开始认真的思考起来。 过了好一会,她才说:“不对,这是不对的!” “为什么?” “这个……我不知道,我只是觉得这是不对的。陛下觉得呢?” “是的,这的确不对。别的不说,就拿宁儿一家来做比喻。听说宁儿还有一个弟弟吧?” “是啊,我弟弟今年才三岁,刚学会说话,我娘不让他出来,说怕丢了。” “看吧,你父亲出外任了,家里就只能由你母亲来操持。你弟弟的教育也应该由你母亲来负责了,要是你母亲不识字,什么都不懂,这不是把你弟弟给耽误了嘛。” “可是我弟弟才三岁啊,用得着那么早就读书吗?” “现在当然不用,可是一般外任都是三到六年。要是你父亲在外连任的话,等他回来,你弟弟可就九岁了,还能不读书吗?” 长孙无垢马上说:“这不会的,我们家有我舅舅在,他会教孩子们读书的。” “你舅舅?可是高士廉?” “正是,陛下也知道他?” “当然,他是个人材,只是因为一些不是他的原因,而被牵连了。这样的人材不可能一直闲居的,过一段时间,朕会让吏部尚书重新把他征辟,让他最少也当一任太守。” 高士廉在唐朝时最高当过太傅,是李治的老师,这样的人才,杨广不可能一直让他闲着。 杨广说完,又回到了原话题:“看,你舅舅闲不了多久,你弟弟的教育该由谁负责?” 宁儿有些为难地说:“那就只能请一个教书先生了。” “你们家是请得起,如果是穷人家的孩子呢,又该由谁来教育?” 长孙无垢迟疑了一下说:“穷人家的孩子是没办法读书习字的,所以他们只能……” “只能一辈子种田放牛是吗?不,这不该是他们的命运。” “那陛下是想要让天下所有人都读得起书吗?” “朕是有这个想法,不过这个难度太大了,需要一步一步来。” 长孙无垢眼里放出光来,要是别人,有这么大的理想,她只会当成是吹牛。 可是眼前的人不一样啊,他是皇帝,这个理想也只有他才能实现了。 杨广继续说着:“在朕的想法中,不光是男孩,女孩也要一样接受教育。要知道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就是母亲,母亲贤,子女就贤,母亲愚,子女就愚。所以国家能不能一直出人材,最关键的还在女孩身上。” 长孙无垢跪下来说:“民女为天下女孩们拜谢陛下!” “行了,这里是大街上,不用这么大礼。” 长孙无垢起来之后,问道:“不知陛下要怎么开始着手呢?” “朕现在还没有头绪,朕是想先在洛阳开一间女校,只收女学生,老师也只用女人。可是学生好招,只需要提供免费的午饭晚饭就可以了。可是这女老师不好找啊,这年头能读书习字的,就只有贵人家的女孩。可是她们都在深闺之中,可能不愿意出来抛头露面吧。” 长孙无垢说:“不,她们是愿意出来做点事的!她们平时的时间很多,可是却因为没有事可做,整天只能聚在一起聊聊文学。要是能有一间女校,我想她们肯定愿意出来做事的!” “这样啊,行。朕会让皇后出面建立一座女校,她为校长。至于怎么办学,开设什么课程,你去宫中和皇后商量吧,朕只管出钱就是了。” “这……我可以进宫吗?” “当然可以,有这个牌子,你随时可以进宫见朕和皇后。” 杨广给了她一块金牌,上面刻着禁宫行走,这只有十分亲近的大臣才能有的。 李渊、裴矩他们都有,而长孙无忌都没资格拿,结果他妹妹却先拿到了。 长孙无垢接过了金牌,很是高兴的收了起来。 这时长孙宁儿问道:“陛下,我还能去读书吗?” “当然可以,女学的话,就收六到十八岁的女孩,十八岁可以嫁人了,就毕业了吧,你最少还可以读六七年书呢。”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